一百五十五 灰衫行者 (第1/2页)
三阳教中教主黄袍老祖坐下,原有四大护法,分别是玉柳散人、白灵童子、灰衫行者、三眼神狐。
其中三眼神狐本领高强,虽不算正道中人,却也是个绿林好汉。他加入三阳教本想锄强扶弱,有一番作为,但入教后却发现,教中藏污纳垢,贪财弑杀,修炼邪术,残骸无辜。
三眼神狐不迟教中所为,和教中高手拼斗一番,便就此反出三阳教,藏匿行踪就此消失。是以三阳教中自此之后,教主坐下便只有三大护法。白灵童子和玉柳散人,都是黄袍老祖亲传弟子,只灰衫行者,虽然生就瘦弱,不得习武,但天生特意,双眼能辨识宝物,所以常能寻得不少珍异之物。
灰衫行者入教后,黄袍老祖将和他平辈伦交,并将手中不少珍藏典籍相赠,又对他大为重用,所以他虽然身手平庸。却凭借识宝之能,又熟读典籍,深究野史,专为教主搜罗天下异宝,成了黄袍老祖的心腹。
这人便是带着狗少憋宝的和尚,他入教前本就当过和尚,后来在教中续发,常以道士或者头陀样貌隐藏身份,得了个灰衫行者之名。后来在憋宝途中,收养了耗子人“虚日鼠”,名为虚日鼠的师傅,实则是他的义父。
此番他从外地憋宝归教,却得知玉柳散人和白灵童子相继毙命,且元凶都是津门出名的败家子儿狗少,就打算暗中将狗少除掉。
不过灰衫行者身体瘦弱,有没武艺,想要下手后全身而退,也着实不易。他原本也想过投毒暗杀,但这时正好得到了久欲寻找的“员峤仙镜”消息。得知员峤仙镜的镜芯就藏在天津卫某处。
而所藏镜芯的地宫,传说有黑蛟把手。这灰衫行者自不害怕,他憋宝多年,虽然也见过些解释不通的怪异现象,但所谓妖精鬼怪,多数却都是以讹传讹穿凿附会,根本就是子虚乌有之事。
不过他所得明代遗本中记录了,地宫改建后的藏宝斗室开启机关。却只说需得铃声钟响方得开启,又要蚕虫锁匙才能开动藏宝斗室。这铃声钟响,指的就是铃铛阁修建时,悬挂在铃铛阁檐下,那一尺长的铜钟形的风铃。
因为那风铃铜钟,选料特意,铸造时规格统一丝毫不差,所以每个风铃响声一般无二。风铃内锤摆也是相同用料,且是铃铛形状。所以风吹之时,铜钟风铃摆动,内部铃铛撞击,才能有如此悦耳动听,海潮波浪之声。
建造铃铛阁之时,修造者受托改建藏宝地宫,并多铸造了一个一尺长铜钟风铃,和四十八个小风铃,用在开门机关之处。
风铃铜钟敲响之后,和内里铃铛锤摆震动,四十八个小风铃一同震动,开门的锁孔便会露出。只有风铃小铜钟内挂上原配的铃铛作为锤摆,敲击之后才会对开门者丝毫无损。
若用其他铃铛代替锤摆,就算极为相似,共震之下可以露出开门锁孔,但敲击者必会被地宫中机关攻击,即刻身亡。
灰衫行者想到此事,忽然计上心头。他找寻不到铜钟原配的锤摆铃铛,于是按照书中描述,寻了个相似的鎏金铃铛,心知装上之后虽能铃声震动开启暗藏锁孔,但却必被机关所伤性命不保。
他原本打算让徒弟虚日鼠同自己一起找寻镜芯,但有这重机关就算打开锁孔,二人也必有伤亡,况且虚日鼠被派往外地,帮教中办事,一时三刻不能返回,正有踌躇犹豫之时,却想到了狗少,于是打起了他的注意,想让去做挂铃敲钟的替死鬼。
他跟踪狗少,落下铃铛故意引起他注意,打算邀他一起憋宝,到时候设计让他去挂铃,等露出开门锁孔,他也已中了机关而亡。到时自己再开锁取宝,岂不一举两得。
一来除了三阳教仇敌,二来取宝之余自己还能保得万全。如果狗少到时只伤不死,自己再动手杀他,也会变得轻而易举。就算他碰巧躲过机关,待取宝后得他信任,自可再行暗中加害,取其性命。
灰衫行者打定算盘,但他号灰衫行者,教中和教外自有不少人知晓,就算教外人并不认识他,但若做头陀或道士装扮,必会惹人怀疑。狗少和三阳教又结了梁子,若以这形象出现他必会疑心,于是便将长发剃去,做了和尚打扮。
普济河旁被冲毁的大坟,自然不是什么盗匪之流,当年修建地宫的建造者之墓。盗匪贼变成僵尸之类,不过是蒙骗狗少的瞎话胡言。这修造者当年将打开藏宝斗室的钥匙,随身收藏,死后家人便将之做了陪葬品。
其实这组合的蚕虫钥匙,另有模具仿品留下,这些灰衫行者自然不知,不然斗室中的镜芯也不会早就被人取走。
灰衫行者虽然不知道轩辕镜使用的真正原理,乃是利用陨石中含有的磁力共震,但查询古树线索,找到了轩辕镜的最后下落,便在老城里蔡家手中。他和狗少约定之后,本想找到普济河旁大坟,再回头去设法取得轩辕镜,不料狗少却用计,已从蔡二少爷手里蒙出了轩辕镜。
两人去开棺取钉,不料意外引燃棺中尸气,还真以为出了什么火棺飞僵之类的妖怪,被一把火烧得二人颇为狼狈。
转过天灰衫行者去龙王庙门口取缚龙索,但他并不是花钱去和叫花子换,而是直接在无人之处,一刀捅死了叫花子取了缚龙索。狗少这时却自己率先一步,去了劝业场使用轩辕镜找寻黑蛟位置所在。
只不过狗少并不知道轩辕镜用法,待得灰衫行者来到之后,才以陨石共震找到方向。其实狗少此时早已对灰衫行者有了戒心,身上还暗藏了榔头,就算取宝后狗少没死,灰衫行者真的冒然动手,恐怕鹿死谁手还尚未可知。
两人偷入铃铛阁中学,找到了水井和地宫,又用轩辕镜震碎了黑蛟石雕,这才穿过明代修建的密道,来到砖石密室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