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三章 出巡之意 (第1/2页)
第六十三章出巡之意
随着朱祁镇的召唤,内阁大员们都来到了乾清宫之中。
朱祁镇先将其他太子的奏疏,给这些大臣来看。
以项忠为首的大臣们,看过之后,眼中微微一动,却也没有多说话。
怎么说,连太孙浅薄的政治智慧都能看出来的东西,这些大臣们岂能看不出来啊?
只是看出来是一回事,要不要说出来却是一回事。两大之间难为小。
皇帝是当今的皇帝,是御极数十年,声名重于天下的皇帝。在皇帝面前违逆他,真真是不想活了,但是太子却是未来的皇帝。
如果这个太子是一个软弱无能的太子也就罢了。但是偏偏不是,直看太子在南洋的处置,上可领兵破军灭国,下可抚定乾坤,令南洋各国归心,不管是治军还是治民都是有手腕的。谁都知道,这未必全部是太子的功劳。但是作为领导者,只要会用人,下面人的功劳自然是太子的功劳,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。
这皇帝而今不能得罪,太子将来也不能得罪。等将来当今百年之后,太子登基,他们而今讨好当今的事情,就会成为污点。
所以,但凡是聪明人都不愿意在这件事情上出头。
他们的心思,朱祁镇也是知道的。
而今朱祁镇也没有为难他们的心思,他对怀恩说道:“怀恩。”
怀恩立即说道:“奴婢在。”
朱祁镇说道:“太孙刚刚怎么说的,你说给大家听听。”
怀恩立即说道:“是。”随即将刚刚太孙的话,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。
项忠立即心领神会,太孙的意思,就是朱祁镇的意思。项忠立即说道:“陛下,太孙天资聪颖,见识过人,臣等所不及也。”
朱祁镇说道:“这么说,你们觉得按照太孙的意思来办,是合适吗?”
王骥说道:“圣明不过陛下,太孙所言,实在是老成谋国之言,再妥当不过了。”
朱祁镇说道:“既然如此,这一件事情,就按照太孙的意思票拟吧,内阁与枢密院看着办。”
内阁几个人立即说是。
朱祁镇咳嗽两声,看了怀恩一眼。怀恩说道:“陛下,诸公,刚刚有一封奏疏,蒙古各部首领希冀天颜,请陛下出巡。”说着将这一封奏疏,递给了内阁诸人。
项忠翻开之后,对奏疏里面的内容并没有详细的看。无他,这种歌功颂德的文字,也没有什么好看的。更让他用心思考的,不是别的,就是为什么这样的奏疏,会在今天的会议之中。不是项忠多疑。而是现实之中,这一类奏疏,大抵可以化为一类,就是所谓的请安折子。
朱祁镇对这类请安折子,批阅的时候从来是如同练字一般,写上三个字:“圣躬安。”或者烦躁的时候,就直接用草书写一个字:“安。”
不过这样的折子,也是有一定的作用。
毕竟朱祁镇深居九重之内,即便朱祁镇即便一直接见大臣,即便最勤政的时候,一天也只能见几十个人而已,即便是有一批一批人来拜见,也不过每天见一两百人而已。
这一两百人如何能与天下所有的官员相比,特别是外地的官员。
特别是朱祁镇生病之后,内外特别忧心,朱祁镇就是用自己的亲笔字,向天下官员的宣布自己的存在。
这种请安折子,就是这种作用,虽然只有一两个字。
但是这样的请安折子,从来是没有在朝廷上讨论的必要。虽然请安折子里面写的花样不少,但是实际上,一点用处都没有。
而今这个折子被拿上来,本来就是一件很不寻常的事情,特别是朱祁镇在大病之后,将大量折子都推给了内阁。甚至将太孙派到了文渊阁之中行走。固然是培养太孙,也是派太孙来监视内阁。
让朱祁镇上心的事情,就是重大的事情,比如太子在南方的战事。还有宁夏去年多次地震,今日又有地震,陕西大旱。黄河汛期。
这一件件能让大明百官上下忙上数日的大事。
区区蒙古贵族请皇帝巡视的客气话,能当做国家大事来讨论吗?
项忠还没有看完奏疏,就将京中一些异动,与今日这一封奏疏放在一起了。他心中暗道:“难道陛下有意出巡?”他心中已经在想对策了。
奏疏让内阁几位看完之后。朱祁镇问道:“诸位意下如何?”
项忠说道:“蒙古各部首领对朝廷的拳拳之意,跃然纸上,实在可敬,臣以为当宫中的名义,赏赐金银彩缎若干,婉拒即可。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