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八章 去年天灾与人祸 (第2/2页)
当然了,这也不全部是赈济旱灾,还有赈济鄱阳湖平原的兵灾。
宁王起兵的时候,自然顾不得别的,可以说能为他所用,更是来者不拒,不管曾经是水匪,还是土匪。
大明军队的军纪不好,但是在长官的约束之下。不敢太过分。
但是宁王的军队,根本就是土匪。
一场大战,宁王对朝廷大军并没有造成什么损失,但是却将南昌为中心的鄱阳湖平原祸害惨了。
这下拨的钱粮,有相当一部分,都是拨给江西的。
韩文这个江西巡抚,可不好当。
朱祁镇听了这个大的开支,立即问道:“朝廷用度够吗?”
韩雍说道:“赖陛下天纵之德,商税之策,初有成效,这些缺口都以商税抵消了。而今朝廷所征,盐,茶,布,绢,瓷器,铁,煤,糖,木,船,等引税,共有三千万两之多。足够弥补朝廷的缺口,甚至还有不少结余。今后或许会更多。”
“而且湖广旱情,动的更多是地方蕃库,朝廷的太仓却没有动用多少。”
“只是。”韩雍说道这个微微一顿,说道:“桑弘羊之策,不可长久。”
有些时候,适当的危机,反而能促进有些事情
的推进。
比如这一次震动天下的宁王之乱,江南一带可以说是人心惶惶。资本厌恶混乱。在这样情况之下,商税的推行反而容易多了。
虽然江南一带,是对北京有着离心力。但是更多百姓对朝廷还是比较支持的,即便是江南士绅,在宁王与北京之间,也是选择北京的。
特别是宁王起兵的时候,这些军费等朝廷拨款就来不及了,所以动用的更多是安徽,江苏,浙江的蕃库。
一下子让地方的没有了钱,反而促进了商税的推进。
朱祁镇推进的商税,未必能滴水不漏,但是它他毕竟是根植在大明这么多年兴旺发展的工商业上面的。
可以说是抓住了时代的脉搏。
这才猛增了这么多,而且这还是没有完全铺开的情况之下,将来完全铺开之后,不管说大明财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,但是最少很多事情,朱祁镇都可以做了。
不过,韩雍对这一个政策,并不是太支持的。
这也很正常。
朱祁镇这些思想,被当代人归为桑弘羊之术。
桑弘羊是汉武帝的财政大臣,他为汉武帝东征西讨筹备了大量的军费,但是一场盐铁会议,却将桑弘羊定在耻辱柱上。
其实,盐铁会议之后,当时主政大臣霍光并没有废除桑弘羊的政策,甚至桑弘羊之后被杀,也不是因为他的政治思想,而是因为他站错了队,站到了上官桀一方,被霍光给干掉了。
甚至桑弘羊很多政策,也被后世沿用,比如盐铁官卖。
但笔杆子一动,似乎桑弘羊就在盐铁会议之上,被驳的哑口无言了。
而作为贤良文学的先儒们成为胜利者。
于是后世徒子徒孙,从来鄙视桑弘羊的财政思想。
而朱祁镇将收税的重心转到了工商业之上,这分明是桑弘羊的财政思想:“富国何必用本农,足民何必井田也。”的思想延续。
韩雍是一个实用主义者,并非那一家思想的忠实信徒,但是他毕竟是儒生,儒生以农为本的思想,更是深入骨髓之中。
所以,对商税大规模征收,韩雍心中并不欢喜,更有担心。
担心这种收税,会引起不良反应。
天下财赋有数,不在官,则在民。这是很多人的想法。不过不提生产力发展的增量来说,这未必是错的。
朝廷占据多了,自然是留给百姓的少了。
很可能引起很严重的后果。所以韩雍对这一件事情,强调是应急之策,不能长久为之。
就是担心对民间征收赋税太多,引起民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