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章 扩大的兵部 (第2/2页)
北京城大街上,是少不了一股牲口粪便的味道作为底色的,就好像现在的北京城中,少不了一股汽车尾气的味道。
朱祁镇暂时先将他们隶属所谓的城防军,将来朱祁镇将这些老军划给顺天府,毕竟顺天府因为于谦当初的底子,一年有小十万两的收入,是难的富府,让他们养着这些老军,也正好清扫街道,减轻朝廷的负担。
顺便提一下,亲兵卫之中除却锦衣卫等少数几个卫所之外,都是隶属兵部的,并不是隶属五军都督府。
这一点也不是朱祁镇制定的,乃是大明朝的制度就是这样的。而几个驻守皇城的卫所,更是直接隶属于皇帝管辖的。
而今朱祁镇也继承了这一点。
他不仅仅将亲兵卫的卫所继续隶属于兵部,而京营所有的卫所都隶属于兵部。虽然这些卫所已经只剩下一点点的屯田功能了。
五军六营都在北京城中驻扎。而兵部负责这些大营的粮食布匹供应,而少府负责武器装备供应。
没错,朱祁镇也给少府捞来的好处,那就是少府将兵部的还有各京卫的武器作坊全部给吞并了。
成为了大明京营武器供给方。
这也是刘
定之最大的功劳。少府虽然给内承运库带不来多少盈利,但是如果将供应京营边军的武器折价的话,那就是一个天文数字。
在刘定之的经营之下,江南织造,还有景德镇的货物直接从宁波出海,每年获利在二百多万两银子以上。
而这二百多万两银子,加上其他零碎的银子,比如各矿场的产出,全部投入到了遵化铁厂之中。
而今四年是发展之下,遵化铁厂已经修建起一座不逊色于遵化城的城池。
成为北方最大的冶铁中心,大量的煤与铁矿石在这里变成了铁锭,然后用驰道到北京城南的作坊,全部打造各种兵器。
而北京南城也在迅速发展之中。
本来这里就是元大都旧地,当初也是有一些百姓的。而今更是有少府的作坊,水利学院等等并列在这里。
特别是水利学院。
这几年天灾不断,不管是抗旱,还是防洪都少不了水利工程,而天下之间水利大家都在水利学院之中。
朱祁镇也多次驾临咨询天下水利大事,光朱祁镇赐下的待诏官就有五六人之多,他们要么是曾经主持水利工程,要么就是在水利理论上十分精通。
这几年以来,以水利学院出身,在各地府县当上官的,大有人在,甚至有一个做到了正堂,就是在徐州知州,无他,今日徐州水灾太厉害了。朱祁镇要求吏部一点要挑选一个能治水的大臣,吏部也只能从水利学院出身的官吏中选了。
如此一来,水利学院更是门庭若市,兴旺发达了。
甚至让朱祁镇一度想扩建外城的想法,将外城的工业区给囊括进来,只是因为卢沟河,这才放弃了。
为什么将作坊都建立在城南,不就是借用卢沟河水利,但问题是,卢沟河可不安分,如果建立城池让卢沟河穿城而过,恐怕发洪水的时候,就不大好收拾了。
朱祁镇如此给兵部面子,给兵部的实权,远远不只是这一点点,还有更多,比如说天下各级卫所的管辖权。
这个权力之前一直在五军都督府,当然了,兵部是有权协同管理的。
但是正规隶属上,还是各省都司都隶属五军都督府,而五军都督府的五军本身就是一种行政区划分,五军各有管辖具体范围。
这一点,就不多说了。
但是而今,朱祁镇重新立起的五军都督府的五军,却变成了京城外的五支军队,本来是总领天下兵马的五军都督府,似乎一下子成为外面二十五万军队的领导机构了。